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 淮海招生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计划 专业介绍 学校图片 联系方式 报名留言
     在齐文化发祥地、现代工业重镇 —— 淄博市,坐落着一所历半个世纪艰苦奋斗、凭雄厚实力令社会瞩望的高等学府。她自 1990 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0 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2 项,特别是近四年连续获得 4 项国家科技奖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山东省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2009 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0 年又成为教育部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61 所试点高校之一。她就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历届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指导。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 “ 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 ” 战略,各项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今天的山东理工大学,占地 36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 130 万平方米。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 34000 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1300 人。拥有 2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6 个硕士点、 73 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 8 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 12 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 1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 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38 亿元。馆藏图书 277 万册。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平台。 “ 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 ” 的美丽校园,自然与人文交融,淳朴与典雅共生,成为育人治学的理想殿堂。
   学校坚持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荟萃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 1804 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 220 人、副教授 629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319 人、具有硕士学位的 1065 人。双聘院士 5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共 30 余人, “ 泰山学者 ” 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共 57 人。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推动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学校积聚了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 “ 十五 ” 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 1800 余项,其中国家 “863” 计划、国家 “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 1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它各类国家级项目 85 项,省部级项目 500 余项。近三年科研经费突破 1.6 亿元。 1990 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0 项。近四年连续获得 4 项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 7536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收录 936 篇,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发表论文 1 篇,入选 ISI TOP1 论文 1 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 286 部,其中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25 部,获发明专利 77 项。
   按照 “ 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重点,突出特色 ” 的学科建设方针,学校倾力打造自己的学科品牌。近五年来,学校投入 7500 万元,实施 “ 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 、 “ 创新研究团队支持计划 ” ,学科特色日益突出,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学校立足区域,贴近行业,在山东高校率先制订实施 “ 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 ” ,发挥学科优势,整合组建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空间信息与交通、生物化工、先进材料、电气信息等 6 大学科群,主动介入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核心领域,与淄博、德州、聊城、潍坊、东营等地的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与齐鲁石化、胜利油田、北汽福田、时风集团、五征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全面融入地方技术创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转让科研成果 106 项,科研成果被采用 623 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72 亿元。
   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成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7 年,学校以 “ 优秀 ” 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 立足山东制造业,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面向,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的鲜明办学特色得到专家高度评价。 “ 十五 ” 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2 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30 项,其中一等奖 11 项。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 5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5 门。入选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25 部。近年来,学生在全国 “ 挑战杯 ” 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 202 项奖励,其中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59 项。
   学校积极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突出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有 14 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39 个项目获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 17 项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2002 届研究生李志合已成为国家 “863” 项目 “ 新型下降管生物质裂解液化系统研究 ” 的负责人; 2006 届研究生史立伟在校期间参加了 “ 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 ” 项目的研发,成为 200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之一。学校 18 位教授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43 人。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坚持 “ 培育英才、探求真知 ” 的办学理念,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为早日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淮海招生网 www.zhaosheng516.com © 版权所有